“垃圾观众理论”同样适用相声界,垃圾观众催生豆腐渣相声
最近韩娱的瓜,很让人迷惑。柳俊烈和韩素希恋情曝光。有人怀疑柳俊烈是无缝衔接或出轨,开始对他进行攻击。与此同时,也质疑起了他的事业成功。似乎在《请回答1988》狗焕一角后,就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角色。
著名导演冯小刚曾公开提出过一个让人感到有些惊讶的“垃圾观众”理论。冯小刚的大致意思是,垃圾电影遍地和大批垃圾观众有关。
这个理论可以扩展一下:由于垃圾观众欣赏水平低下同时又积极热捧垃圾电影,一些制片人和剧组为了迎合垃圾观众的需求不断制造垃圾电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下滑的趋势,垃圾电影越来越多,垃圾观众越来越多,垃圾电影泛滥,垃圾观众成灾。
冯小刚的话引起了巨大争议,因为他这句话不仅存在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不合理性。
“垃圾观众”理论在电影行业的合理性在于,电影界确实存在优质电影票房上不去,浅薄喜剧、汉化翻拍、流量堆砌的电影却赚得盆满钵满的现象,还存在优质电影反而容易被垃圾观众差评的现象。
举个例子如张艺谋的《悬崖之上》,为了营造紧张气氛加快影片节奏,张艺谋在电影里采取了一些“留白”拍摄手法,把一些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直接舍弃或者快进,电影效果达到了,同时却也收到了大量“看不懂”的差评。
如果张艺谋平铺直叙,把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交代清楚的话,那《悬崖之上》整部电影的节奏和氛围就全完了。
当然,后来张艺谋可能吸取了教训,放弃电影艺术上的追求,在电影里大量增加人物台词,哪怕是插科打诨的水词也留着,同时减少场景切换,一个大院子拍完所有戏份,结果拍出来的《满江红》在票房上秒杀了《悬崖之上》。
《满江红》的票房奇迹也从侧面证明了“垃圾观众”理论的不合理性,虽然《满江红》被很多网友吐槽为灌水片,但真金白银的票房可不是假的。
除了确实能带来票房之外,“垃圾观众”理论的不合理性还在于忽视了电影人的主观能动性。
“垃圾观众”对应的可能是“优质观众”,问题在于,如果一部优质电影得不到“垃圾观众”的认可,至少能得到“优质观众”的喜欢,以我国庞大的电影观众基本盘,那优质电影的票房也不会少。
最怕的是出现这种现象,电影人以为自己拍的是优质电影,结果不仅得不到“垃圾观众”的喜欢,也得不到“优质观众”的认可,最后票房惨败,那这部电影就不算真正的优质,说明水平还不行火候还没到。
2023年暑期档,《长安三万里》和《封神》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真正优质的电影同样能带来很高的票房。
真正优质的电影不仅可以让电影人赚钱,同时也可以带动和引导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封神》的热映就带来一种观点,以后那些伪特效电影恐怕就没法再忽悠观众了,因为观众的欣赏水平被《封神》给提高了。
冯小刚的“垃圾观众”理论虽然有些偏激,也有其不合理性,尤其是忽视了电影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垃圾观众催生出了很多垃圾电影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可以把这个话题扩充一下,电影界发生的事情同样也可以发生在音乐界、电视剧界和美术界,当然也包括曲艺界尤其是相声界。
很不幸,在相声界,冯小刚的“垃圾观众”理论同样适用,同样也有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首先需要承认一个事实,“垃圾观众”在相声界也是普遍存在的,举几个例子。
有一种观众喜欢在相声演员正常演出时大喊大叫无限制接茬,这种就是垃圾观众的表现,相声表演不是绝对不让搭茬,而是需要有节制关键是会搭茬,如果搭茬得当还会激发演员灵感产生经典现挂。
现在有些相声演出时存在观众不会搭茬乱搭茬的现象,只顾自己过瘾,不顾演员和其他观众的感受,这就属于垃圾观众。
还有一种观众听相声只为了追星根本不看作品,不管演员演什么只要是爱豆,那都是最好的。这种观众看起来像是铁杆粉丝,实际上对于相声而言也属于垃圾观众的范围。
而在相声界存在最明显的垃圾观众则是不懂相声艺术只顾图一乐的人,他们秉承“相声就是图一乐”的观念,只考虑相声的效果,不考虑相声的内容、格调以及修养,为了迎合这部分观众,一些相声演员则开始无底线拉低艺术甚至丝毫不考虑相声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
于是,在这些“垃圾观众”的鼓噪声中,催生了一大批诸如魔术相声、爬行相声等不像相声、不像脱口秀、不像小品、不像二人转的四不像搞笑节目。
由于这些节目普遍没有主题、没有内涵、没有格调、没有层次更没有艺术,还呈现出碎片化、低俗化等特点,被一些相声爱好者称之为“豆腐渣相声”。
其次和电影界一样,我们也要看到“垃圾观众”理论在相声界的不合理一面。
有些相声演员本身也不想去创作表演豆腐渣相声,无奈自身水平有限或者水平严重下滑,再或者就是缺乏动力,实在创作不出优质相声,费劲巴拉拿出来一段相声结果却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不仅得不到垃圾观众的追捧,也得不到优质观众的认可。
对于相声艺术而言,向上走的难度很显然要比向下走的难度大得多,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毕竟荤段子伦理哏这些玩意很简单,在网络上抄段子更是谁都会的“手艺”,于是有些相声演员自我沉沦也走上了迎合垃圾观众的道路。
比起财大气粗的电影界,相声界作为小众市场缺乏资本关注,很难推出像《封神》那样的大制作,但相声界也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创作一段优质相声要比制作一部大片容易得多。
所以,如果真正想提高相声观众的欣赏水平,单纯指责垃圾观众和豆腐渣相声并不能解决问题,如何通过创作表演优质相声培育和引导优质观众才是必须坚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