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做减法,吉利做对了吗?
东京电玩展(TGS2024)今日正式举行,国产单机动作游戏《影之刃零》也在TGS现场提供了试玩活动。游戏博主@Genki_JPN在体验过本作之后,盛赞游戏画面优秀、战斗华丽刺激,感觉相当棒。
10月9日,吉利祭出A0级纯电市场中极具竞争力的一款产品——吉利星愿。
发布会现场,除了吉利星愿6.98万元的起售价足够有诚意,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宣布《台州宣言》后,吉利 个重磅调整:吉利新能源将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与 融合,聚焦银河品牌,打造“一个”为主流用户服务的精品新能源产品品牌。同时,几何系列正式并入银河,“GEOME”将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
在品牌层出不穷的今天,做减法,搞整合,相比于做加法,无限扩张要更有效率,至少在消费者层面,做减法能让用户对品牌、产品的认知更加清晰。
吉利星愿,能带来多少“流量”?
车圈是讲流量的,一是指口碑度,二是指热度,三是指销量。但无论是口碑还是热度,最终都要为销量服务。
参考友商,目前新能源龙头车企比亚迪,月销 的单车就是A0级车型海鸥,9月销量超过4万辆。另一个销量较高的A0级车型是五菱缤果,9月销量超过2.2万辆。也就是说,能够跻身A0级市场头部位置,就意味着能够带来至少过万的销量基数。
与友商竞品不同,吉利星愿打出了差异化。其有着与海鸥重叠、同续航能力比缤果更低的起售价,但整车尺寸却大了二者一截。从尺寸上看,星愿的直接竞争对手是海豚,因此,这种价格+尺寸最能直观地令消费者看到差异化。
再看A0级纯电车型最重要的指标续航,星愿提供了310km和410km两种续航车型,在与海鸥的对比中,同价位产品比海鸥均多了5km续航,但别忘了,星愿更大,并且有着比海鸥更重的整备质量,且电池能量与海鸥也基本一致,意味着星愿的电控要做得更好。
也就是说,星愿要用价格差异化去竞争海豚的市场,同时又要用体积+性能差异化,去竞争海鸥的市场,可谓一箭双雕。单从产品力来看,吉利星愿绝对具备月销破万的实力,且在A0市场份额很难继续扩大的情况下,星愿最终将从海鸥、海豚和缤果手里抢走一定的市场份额。
支撑这个结论的还有个重要维度,就是“GEOME”将成为银河旗下的系列。吉利银河已经通过四款车型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尤其是近期上市的吉利银河E5,开局即巅峰,赢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上市67天订单量突破3万。吉利银河9月销量近3万,同比大涨122%,且这个成绩放在主流新能源市场中也能名列前茅,意味着吉利银河已经打出了较高的品牌口碑,换句话说,“GEOME”归入银河旗下,将有助于其提升品牌价值,进而提升销量。
战略做减法,等于为销量做加法?
截至9月份,吉利汽车今年的累计销量达到149万辆,同比增长32.1%。其中,吉利品牌销售了115.1万辆新车,极氪品牌14.3万辆,领克品牌19.6万辆。更重要的是,吉利新能源车型前九个月共销售54.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93.1%,占比达到了36.6%。
就在半个月前,李书福在台州车展上发布《台州宣言》的五项内容中,前三点分别是战略聚焦、战略整合和战略协同,实际上可理解为,做减法,提效率。做减法是重要的战略部署,提效率则是想要达到的结果。
在吉利银河创新高之际,将原本品牌力较为薄弱、市场认知度不高且销量平平的几何品牌并入银河,在当下寻求快节奏竞争的新能源市场,相比不断扩张品牌,扩张产品线,要么导致新产品线在同质化严重的新能源市场无法占得先机,最终打了水漂,要么形成了自家新产品线吞噬旧产品的结局这类车企,吉利的减法在应对市场快速变革这方面,显得更加 实用。
目前,吉利几大品牌系列特点 明确,吉利主打燃油平价家用,银河则是纯电平价家用,极氪主打豪华,领克主打运动性能,各自间并不存在品牌定位同质化,或产品受众同质化的问题,因此也就不存在互相抢市场的现象。好处是,想要实现市场增量,各个品牌都有相对 的赛道,且覆盖了绝大部分主流车市赛道,使得吉利各品牌中,都有不止一款产品能够跻身主流销售行列。
2024年吉利制定的销售目标为200万辆,前9个月已完成目标的74.5%。按照惯例,如果年底实现一轮冲量,今年完成200万辆的销售目标将是板上钉钉的事,并将大幅超越2023年超168万辆的销量成绩,傲人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新能源车型的贡献。
今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量数据,结合吉利银河、极氪两大品牌包括银河E5、极氪7X、极氪001等热销车型的订单情况,再加上吉利星愿同样有冲量潜质,四季度吉利新能源产品的销量或将再创新高。
总体上,吉利宣布将几何并入银河这一刻,意味着《台州宣言》正式启动,相信这只是吉利做减法的开始。“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理念灌输进中国车企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还无法与合资品牌抗衡之时,这种策略 有效。但时代变了,在快节奏且异常混乱的车市中,从制造成本、运营成本、宣传成本的角度上看,“多生孩子”或许变成了负担。吉利率先求变,“减负”这股风,或许将席卷到整个汽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