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沟通是救赎之道——一部沉在水面之下的电影
什么样的*能达到破亿播放?中国十四亿人平均下来,路上随便抓个人就有可能看过一遍,这个数字确实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短剧市场火热之时,几分钟的*被大量投流,几十集
插图
|
鉴片工场
©
电影剧照
作者
|
唐乐
打个比喻,《
年少日记
》像一潭死水,观众被扔了进去。
好深、好冷、好暗。充满窒息感、不适,但是却缺少愤怒。我们找不到一个愤怒对象,好像很难去恨那个把我们扔进水里的手,也很难去恨这潭水。
与《
白日之下
》前后,一个对准人生之初,一个对准暮年
还好在最后,一只手冲破了水面的平静,深入潭内,抓住了你,往水面拉,才让观众离光亮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比起愤怒,更多的是悲哀;比起光明的方向,更多的是迷茫;比起勇敢的小孩,更多的是退缩的普通人。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始终失败的小孩的自白,他失败于竞争,失败于家庭关系,甚至连生命的长短也失败了。
这部电影讲了另一个失败小孩的自白,他失败于没有摆脱童年的愧疚和阴影,失败于缺失破碎的家庭,失败于自身的胆怯,失败于他和自己想要逃离的父亲最终都走到了同一条道路上。
讲述儿童成长,讲述家庭的电影很多,《我的九月》、《
岁月神偷
》、《
银河补习班
》、《
父子
》…..
1990年的《我的九月》堪称同题材电影的顶点了,对于儿童、家长、老师的心里描写细腻朴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充满真实感,而且90年代时候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北京回忆,使得我时不时就要拿出来回味一下
形形色色的影片,其中也有一种模式可寻——儿童角色面临的更多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可能是狐朋狗友,可能是社会环境,可能是感情,可能是学校和制度,而亲人之间也会因为外部压力的加大而造成冲突,但是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强烈的等级撕裂。
《父子》中虽然父亲和儿子产生了剧烈的冲突,甚至是咬下了耳朵,但是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同样落魄的人的挣扎,是两个同样可怜的人的撕咬,即使是父子,他们也是同样落魄,此时此刻
郭富城
扮演的父亲同样弱小而可怜、可气。
2006年的《父子》郭富城在片中贡献了他的最佳演技,一个如此矛盾的普通人
换句话说,家庭和儿童题材中,核心剧情冲突多来自外部,而孩子和这个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冲突往往不是内在原因产生,往往也是因为外部压力的问题,所以观众在观看此类影片时,更多会产生对这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同情,同时对外部压力给予愤怒的情绪回馈。
同情和对外部压力的愤怒,就成为了这类影片最吸引人的要素。
而本片,呈现给大家的,都是这个家庭自身的问题,同时有意忽略掉外部压力这个要素。
于是给观众呈现了不同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较为模糊不明晰的感觉,就是我一开始所说的窒息感。
影片把家庭内部的冲突和压力放到最亮的聚光灯下,放大十倍。聚光灯下的核心话题就是家庭关系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失败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影片在两个孩子的视角轮流切换,展现了所谓笨小孩郑有杰和聪明小孩郑有俊在家庭压力下所呈现的挣扎状态以及所带来的悲剧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笨小孩哥哥郑有杰这条线,是影片的灵魂,也是真正能让观众产生情绪的发动机。
因同情可以产生愤怒,而更精妙的技法,是既同情而又无奈,因无奈而窒息
正是他这条线索激发起了观众全片最强烈的窒息感。
他所身处的家庭环境,导演给予了非常极端的设定——歧视和隔离感。
影片里有一句话很点题——他感觉在家里就是一个外人。
这种隔离感和歧视,导演用非常尖锐的情节,很直白的展示给观众。
父亲和母亲的刻薄对话,直言了对于哥哥的失败评价;弟弟上名校,而对于哥哥的目标只是考进全班前二十;弟弟和父母在家里招待名校校长,而哥哥被菲佣带到外面吃饭;由于考试失败,父母只带着弟弟去迪士尼。
比如父亲这个角色,母亲在影片里的表现,看似所有重压都在她这里,其实她是第一个逃离的人,第一个放弃责任的人
给予弟弟的待遇越优越,哥哥在影片中的位置就越可怜,给予观众的感情冲击就越强烈。甚至父母都打过哥哥。
这种因为待遇差异、因为歧视所带来的感情,在大部分影片里我们都能看到,《白毛女》、《风吹麦浪》等中外影片都是在挑动这种感,往往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愤怒。
2006年的《
风吹麦浪
》
刻画极度的不平等和歧视,往往体现在阶级性上,而阶级性和政治表达的影片,永远都充满愤怒
因为同情而产生的愤怒。
但是本片为何更多的是悲哀和窒息感呢?
因为哥哥郑有杰的定位就是笨小孩,影片为他设定了一个足够弱的定位。
他很努力,但是成绩的确很差,差到要留级;很努力的练习钢琴,但是弹的就是很糟;想早起,就是起不了;影片中哥哥的确是缺少亮眼的地方。除了长得好,这一点郑中基扮演的爸爸也吐槽了“你应该叫有俊”。
所以他的确是一次次在让父母失望。
导演绝不是把父母刻画成恶的一方。
他们也会鼓励哥哥,会许诺把他的零花钱提升到与弟弟一样——在他们心里这种待遇上的差异并不是固有的;他们在一开始也是计划带着兄弟两个人一起去迪士尼;他们对哥哥并没有绝望,钢琴弹不好,想到的不是别再浪费钱,而是换一个更好的老师;母亲为了哥哥,一次又一次地去开家长会;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在教育哥哥,我们不评价对错。
这种感情,身为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尤其是在后面那件事发生以后,在父母身上,导演给予的形象变化和前半部有着分明的差异——目前从一开始懦弱到有些窝囊的妇人,决然的离开了父亲;影片后半段,在垂垂暮年真情流露的父亲;的确,是让观众无法恨。
我们更多的是唏嘘不幸,不幸于兄弟俩天资差异造成的不平等,这是人性使然;在影片中,父母用着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弟弟用着置身事外的处事方式,让哥哥与这个家庭彻底撕裂。
而这最终的撕裂和破灭竟然是因为爸爸不再体罚他了。
代表着父母最后对他的放弃。
最后一晚,我们看到想得到弟弟安慰而不可得的哥哥,只能默默靠在弟弟的后背上。
如果在这时弟弟也抱住哥哥呢?后面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我们恨不起弟弟,也恨不起父母。
而这时,他们的冷漠和疏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种无力感,寻找不到愤怒源头,恨意对象的无力感、无奈感,是我们窒息的原因。
这悲剧没有结束,这次悲剧,所造成的的影响持续到了如今。
在失败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成年人会有什么样的性格缺陷,这一层话题从后半段弟弟成年后的境遇表达了出来。
郑中基扮演的父亲,并非一个坏人,更多算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丈夫,但是并不代表他不爱自己的家人
弟弟的负罪感,延续到了现在,他即怨恨自己,也不愿原谅父亲,一个家庭彻底分崩离析,也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家庭传承的影响,也使得他不愿成为一个父亲,怕再次出现这种恶性的传承。
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妻子放弃掉自己的孩子。
一个天使般的女人,此刻伤心欲绝的画面,让观众心碎,更加重了观众对于弟弟的哀叹与惋惜。
这种自卑、不自信,让他即使面对真心相爱的爱人时,也感到了迷惑和犹豫,造成了弟弟自己家庭和婚姻的失败。
影片对这种恶性的传承,给予了镜头上的有意识的表达——当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看到了整洁的床、空荡荡的房间,他惊慌失措,而这个镜头宿命般的在多少年之后,在弟弟的身上重现了,他的妻子离开时,他所经历的,和父亲一样。
一个循环,父亲的失败教育造就了同样的儿子。
万幸,在最后,电影强调了沟通的作用,沟通是解决感情和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
导演有意识地将弟弟置身于学校这个尤其重要的环境中,让他面对同样遭遇困惑和压力的孩子们,去寻找真正的解决手段。
我们能看到弟弟的积极,他一方面自我检讨曾经的经历,一方面在寻找如今在现在的救赎方式。
因此我们最后看到了他和妻子在录音室中的交流,声音的隔绝代表着只有他们两个人的灵魂的交流。
我们也看到了他和那些曾经抵触于他的敏感的学生们的私语,看似逆反的孩子们此时展现出了真正需要的是倾诉。
这就是最后,影片所开出的透气窗,也是那只将观众拉出深潭的手。
人无法孤独生存,大家总需要去告诉别人一些东西,灵魂是需要共鸣的。
校对 | 张力卜
转载请注明版权 | 鉴片工场
我们只鉴赏有温度的电影
一部好电影,一定是刨去娱乐后,还能具备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张力卜Seeing